浦口开发区:打好“两场战” 园区“再出发”

发布日期:2020.03.04

原标题:浦口开发区:打好“两场战”,园区“再出发”

防护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价值20万元的红外探测设备,这是截至目前,浦口开发区为园区企业提供的“战斗武器”;270家企业复工,复功率达到99%,这是截至目前,浦口开发区复工企业的最新数据。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浦口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浦口开发区坚持“双线作战”,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作主线,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达产“两场战”,奋力夺取双胜利。

两手抓,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

当前,走进浦口开发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电子屏上正在滚动播放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怎样才是正确的洗手方式等等。而在园区内转一圈,则发现各大交通路口、企业门前均拉起了相关横幅。“在园区,我们已经筑牢了线上线下‘宣传网’。”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启动企业及流动人员宣传计划,先后组织志愿者300人次,多渠道进行“拓荒”宣传。

近日,浦口区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会上,浦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返岗、防疫物资保障、上下游配套等具体问题,增强企业复工复产意愿,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项目建设,同时落实好属地责任,主动服务,营造良好开工环境。“这意味着园区更要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支持企业‘再出征’。”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浦口开发区积极走访,宣传防疫知识,实行清单式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工程项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复工复产计划、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方案编制,有序提交复工复产各类审批材料采取“指导+督导+协助”的方式,解困纾困,帮促企业,为确有条件复工的企业带来“喘息服务”,为接下来一手防疫情,一手稳发展上好“第一课”,把牢“第一关”。

日前,南京越博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由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创办的公司,致力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日前,开发区复工企业组在梳理企业复工复产困难时发现,该公司面临较大资金运转困难,一笔4000万贷款将在2月15日到期。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发区主动协调南京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帮助企业进行贷款展期,最终此笔项贷款将于4、5、6分三个月进行偿还,及时化解企业燃眉之急。

除了“资金关”,“交通关”也是很多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的“拦路虎”。2月11日,开发区接到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来函,称近期将有一批用于救护车生产的物资要运抵南京厂区,配送公司涉及省内外(杭州、常州、镇江、宜兴、太仓等地)多地,企业对于跨省、跨市的运输能否按时抵达较为担心。为了该批物资能够顺利抵达南京,接到函件的当天,开发区配合企业开具物资运输路条,明确了供应厂商、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和行驶路线,目前该批物资已在运抵南京厂区的途中。“其实生产物资配送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强对接、开路条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复工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上午9点,走进浦口开发区南京依维柯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个工艺和工序大量使用机器人。此时,保洁人员背着一大桶消毒水来到车间,沿着生产线准备开始消杀工作,在隔壁的防疫物资仓库,记者看到了堆放整齐的口罩、84消毒液等。“这是一小部分,之前的已经全部发放到位了,除了我们企业自己准备的一部分,园区还给我们送来了10000只口罩、2套防护服、20箱酸奶、20箱泡面,服务非常贴心。”负责公司后勤工作的人说,疫情发生后,企业上下一条心,从安排班车到分时就餐,从准备物资到线上开会,最大程度确保员工安全。

11点,就餐时间到了,第一批工人有序从车间走出,在食堂门口依次接受体温检测后进入。“我们早上上班检测一次,中午吃饭还要检测一次,吃饭时一人一座,禁止聚集。”公司员工表示。

与依维柯相隔不远,是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所在地。虽然从2018年10月31日正式宣布量产开始,公司生产线一直未曾停下,但在疫情期间,为了确保“两手抓、两手硬”,公司早已建立了一整套严密有序的疫情防控措施,基本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行。

在这里,进入厂区要过三道关。第一关:在大门口,工作人员戴着护目镜、口罩、一次性手套,手持测温仪上前测量额温,确认体温正常后放行;第二关:在办公楼一楼大厅,有两台小型的自动感应式洗手机,将手伸进去,获得免洗的洗手液后消毒双手;第三关:通过门式红外测温仪,未报警表示体温正常。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并分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1月25日前,实行人员入厂体温检测,餐厅、厨房、交通车实施消毒,向武汉及湖北籍拟返乡员工发放装有口罩、酒精消毒棉片、体温计等物品的防疫包,建立返乡防疫提醒及返岗前追踪制度等;1月26日至2月2日,普查员工湖北居旅史、接触史,要求厂区全员佩戴口罩,一日3次进行人员体温监测和公共区域消毒,暂停外卖及快递小哥进入员工宿舍等;2月3日以来,要求人员入厂前洗手,实施废弃口罩定点丢弃,关闭室内吸烟区,采取员工分组上班机制,餐厅就餐要求分散就座等。目前,公司已经保持了基本生产运行。

台积电和依维柯忙碌生产线的背后,是浦口开发区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作为浦口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连日来,园区科学谋划、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做到防疫复工“一盘棋考量、一条线贯穿”,推动企业稳步有序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浦口开发区规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复工率已达100%,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力争把疫情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园区和企业正在共同努力,奋力夺取‘双胜利’。”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招商”提前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月21日,2020年全市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在“云端”拉开帷幕,1小时内67个项目完成签约,浦口区则“隔着屏幕”一举签下10个项目,其中南京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院项目、高精密度新型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等5个来源于浦口开发区,累计总投资额47亿元人民币。“上述项目的成功落户,将对浦口区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补强,夯实产业地标基础。”浦口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已经提前实现招商工作一季度“开门红”。

“开门红”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开发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刚发您的是我们浦口经济开发区的PPT简介,马上给您介绍我们园区的基本情况……”“股权基金这块,我们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运作经验了……”近日,在浦口开发区招商中心,没有了往日的迎来送往、大会小谈,但办公室里仍然“热闹”非凡,各招商小组把接待拜访搬到了线上,一部电话,一台电脑,戴着口罩,利用网络做起了招商接待。 

一直以来,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而招商引资则是开发区发展的源动力。“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防疫和发展,两条腿都要往前走,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这场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浦口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童金洲在园区招商工作动员部署工作会议上说。 

然而,现阶段招商推介会、拜访、交流、商谈等传统招商方式已无法开展,浦口开发区主动创新突破、另辟蹊径,提出“四不原则”,即招商信息“不封闭”、招商工作“不休假”、招商项目“不隔离”、招商任务“不打折”,并通过“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力保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开展、有序推进。 

“招商工作不能等疫情结束再开展。”管委会副主任许烨分管招商工作,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他告诉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部分招商工作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陷入停滞,尚未谈妥的条款、接近尾声的谈判,甚至于部分项目已经到了最后的签约阶段,却无法再向前推进,而“不见面招商”则成为破题的关键。 

截至目前,开发区各招商组通过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接洽、对接企业百余家,进入深度洽谈阶段项目45个,项目总投近200亿元。通过“云签约”等方式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46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53.819亿元,签约项目涵盖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高端交通装备产业、新型研发机构及科技创新载体、基金等方面,已提前完成一季度“开门红”目标任务。(鲁舒婷 赵彩华 许媛媛)